
(取自OMY网站)
2011年 6月5日。
记得从凌晨6点就开始下起了绵绵细雨,直到早上8点多天还未放晴,不少人开始担心狮城之前淹水的情况是否又会重现。
当天早上我被安排到殓尸房“值班”(据说到殓尸房外采访死者家属是华文报的“传统”),但主任突然改变决定,说有读者爆料雨水冲垮了一间寺庙的后墙,出现山体滑坡的事件,因此让我和摄影同事立即赶到武吉知马一带查看。
天色昏昏沉沉,小雨似乎对穹苍有着万般眷恋,缓缓地从天宇间落下,仿佛为大地披上了一层水晶般的银色衣裳。
由于武吉知马属于低洼区,连绵不绝的雨水已经在马路上造成严重积水现象,一些私人住宅区里更是出现淹水情况,水位一度达到人的腰部。
后来因为堵车缘故,我和摄影同事不得不在距离寺庙大约600米处下车,并且必须拿伞冒雨步行,否则可能无法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作最及时的报道。
这时雨势忽然迅速转强,狂风怒号,在加冕购物中心旁的沟渠水量也急速高涨,形成滚滚急流,雨水已经开始溢出到路面上。
不过就在这时,一对年老夫妇的身影映入了我的眼角:他们正尝试从沟渠旁小路走到沟渠旁的行人道,但是老婆婆的右脚似乎受伤了,脚上包着一个塑料袋,一脸焦虑地望着路面上的雨水;老伯伯则左手高举着雨伞,右手扶着老婆婆,手上还拿着几袋物品。
说时迟那时快,湍急的渠水突然将老婆婆的拖鞋给刷走,吓得她呆立在雨中止步。
我和摄影同事见状便驱身向前,才赫然发现原来水位已经到达脚踝以上,而为了避免老婆婆被冲走,我立即俯身弯腰,准备背她离开淹水区。
站在一旁并已经被雨水淋湿全身的老伯伯,把我的意愿解释给一脸愕然的老婆婆,她才安心地攀上我的背,告诉我他们要到加冕购物中前的车站。
后来我背到一处有遮盖的地方时,老婆婆表示可以自己行走了,于是要我把她放下。
对于我的帮忙,老夫妇不住微笑感谢,“甘谢”声不断。
我霎时忘了凉风吹过身上的寒冷,我挥挥手向他们道别。
后记:摄影同事将这一幕拍了下来,背老婆婆的照片登上了当天《联合晚报》的封面,后来也获得了民防部队颁发的“公民意识奖”,同事与朋友间也称我为“英雄”,但我不这么认为。助人脱困是小学时候所教的,我只是庆幸自己学以致用,没有辱没老师的教导。
我想,就算是别人,他们也会这么做的。
(刊登于《新华文学》第7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