睹物斯人

生于斯,长于斯

再次踏上这个旅程,这时已是北国的冬天。没有雪(朋友告诉我北京缺水,不具有下雨下雪的条件,结果越南和埃及却下雪了 ),可是圆明园内的湖泊已经开始结冰,香山上的枫叶早已落光,整个北京城换上了有点沧桑的新装潢。

1t

人生中总有低潮,咬紧牙根,冲破困难,迎接黎明的第一道曙光。

第三次到北京,这座拥有860年历史的古城,每一株花草,每一条幽幽的胡同都深深吸引我,更别说那曾经辉煌,用红墙黄瓦筑成的老皇宫和庭院深深的皇家园林,每次来,望望北京的天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499

前门大街,路旁小树已干秃,北京的冬天。

293

脚下石砖,诉说着故宫里的沧桑,不少人向往帝王家,却何曾想过红墙内的凄凉?

我去了距离北京城125公里外的清东陵,一个埋葬了半部清史的皇家陵园,你叫得出的清朝统治者,大多数都葬在这里,顺治、康熙、乾隆和慈禧等。伫立于皇陵神道前,看看陵后的昌瑞山,深深吸一口气,感觉自己仿佛对整个世界有了新的认识。

769

清东陵外,夕阳落下金星山。

走进陵区,细读着用汉、满、蒙三种文字刻写墓主谧号的石碑,轻抚康熙帝景陵前的隆恩门柱,在慈禧太后定东陵的地宫久久注视着她的棺椁,仿佛走进了那段泛黄的黑白历史,但时光隧道外,乌鸦忽然“呀”的一声,我的思绪又被带回到了现实。

597

乾隆皇帝的裕陵隆恩殿。

最开心的莫过于,随便找家不知名胡同里的小餐馆,在零下温度的冷夜中,寒风习习,几杯黄酒几碟小菜,好友相聚通宵达旦畅叙。“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的《水调歌头》犹似在耳边。

572

不知名胡同里,黄酒小菜几碟,好友通宵达旦畅谈。

“把酒,竟醉了想念,千里之外,梦影上月宫无言,但愿,捣药玉兔早已入眠。”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去过了北京还要再去?我想,有些地方就是有某种吸引力吸引着某些人,对我来说,北京城脚下蕴涵的丰富历史,就是我来去数次的原因。

但有些事情的原因又往往说不清,就像为什么会喜欢上某个人?答案却只能心领神会,无法言语解释,既然说不清,干脆将它深藏于心,虽然就像北京的冬天,天冷却不飘雪,真是愁煞人。

414

世界那么大,这辈子当然要去别的地方,但北京,我还是会回来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想带多一个人一起去,那么美丽的风景,我也希望她能看到。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