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清东陵内的景陵双妃园寝。
按照清代皇家惯例,皇帝所有的嫔妃去世后一般要葬在皇陵附近,而这块墓地会被称为某陵妃园寝。清圣祖康熙皇帝文治武功样样行,他的名气在清朝诸位皇帝中要算是名列前茅了,后宫嫔妃人数众多,单单葬在景陵妃园寝里的就有48人。
最特别的是,有另外两位康熙皇帝的妃子——悫(què)惠皇贵妃和惇怡皇贵妃却获得独立建筑妃园寝的殊荣,到底是这两位妃子有什么过人之处,还是她们与康熙皇帝之间有着电视剧中那般至死不渝的爱情,因此得以独立建陵?
这种种的猜测让不少文学创作者得到灵感,也让很多人有了遐想的空间,但很可惜,真实的历史又和这些爱恨情仇有相差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根据史书记载,景陵双妃园寝是康熙皇帝之孙乾隆皇帝感恩幼年时在皇宫里,曾受到这两位妇人的抚育,而在乾隆二年(1737年)五月下了一道手谕,亲自命令建造的,开了独立修筑妃园寝的特例。双妃园寝是清代所有妃园寝中等级、规格最高的一座。

乾隆皇帝画像。(取自网络)
乾隆皇帝在这道谕旨中说:“朕自幼令,仰蒙皇祖慈爱,抚育宫中,又命太妃皇贵妃、太妃贵妃提协看视。两太妃仰体皇祖圣心,恩勤备极周至。朕心感念不忘,意欲为两太妃千秋之后,另建园寝,令王大臣稽查旧例。”
王大臣奏称:“古有另建园寝之制,今若举行与典礼允协。”于是乾隆帝“朕奏闻皇太后,钦奉懿旨允行。可传谕该部,于景陵稍后附近处,敬谨相度,择地营造,其规制稍加展拓,以昭朕敬礼之意。”
原来早在康熙六十一年,当时只有12岁的小弘历被父亲雍亲王(即后来的雍正皇帝)巧妙安排在皇爷爷康熙帝面前出现,据说他还背诵了北宋文人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使得皇爷爷对这个聪颖过人的皇孙倍加赞赏,并决定将他抱进宫里抚养。
康熙皇帝当时指派了稳妥、善良的悫惠皇贵妃和惇怡皇贵妃充当小弘历的保姆,并由这两位妃子精心护理他在宫里的生活起居。

远眺双妃园寝。
斗转星移,等到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都驾崩、乾隆皇帝继位,她们仍健康活着, 乾隆皇帝为感念二人的抚育之恩,因此为双妃单建陵园,以表敬仰之意,也体现了清朝统治者以孝治天下的典范。
劳苦功高又长寿的皇太妃
第一位入葬双妃园寝的是佟佳氏,谥号为悫惠皇贵妃,生于康熙七年(1668年)、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封为贵妃,在康熙晚年(不立皇后、皇贵妃情况下)负责主持后宫事务多年,后来在雍正二年(1724年)晋为皇贵妃、乾隆元年(1736年)晋尊为寿祺皇贵妃,死于乾隆八年(1743年),享年76岁,同年葬于双妃园寝。
她的身世非常显赫,出身于满洲镶黄旗,是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维的二女儿,而佟国维就是康熙皇帝生母孝康皇后的弟弟,无独有偶的是,她后来也和姐姐一起嫁给了表哥康熙皇帝。她姐姐就是康熙皇帝第三任皇后孝懿皇后,不过可惜红颜薄命,她在这个位子上只当过一天就病逝了,不像自己一直活到了乾隆初年。
乾隆八年,佟佳氏薨逝后,有大臣提议辍朝五日,乾隆皇帝却下令辍朝十日,由此可见这位皇太妃在他心中的分量。
另外一位墓主人则是惇怡皇贵妃,瓜尔佳氏,是康熙皇帝所有嫔妃中最后一位离世的。她出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比康熙皇帝还小29岁,17岁的时候被封为和嫔。徐广源老师在《大清皇陵秘史》中曾提过,康熙皇帝的嫔妃中有很多人入宫多年一直到死也得不到册封或没有封号的,例如雍正皇帝即位后发现宫中有一位属于老爸70多岁的低级嫔御,直到康熙皇帝驾崩连一个贵人名号都熬不上,一直是个常在,雍正皇帝即位后才把她升为贵人。
而这位瓜尔佳氏入宫不久就被封为嫔、成了主子,册文中也称赞她“德蕴温柔,性娴礼数”,表明了她是一位性格温和,知书达礼的女子,因此受到了皇帝爱戴。瓜尔佳氏被封为嫔的第二年,就为皇帝生下了一个女儿(皇十八女,后夭折),须知在那个时候能够为皇家生儿育女,那是多大的荣幸、多大的宠爱呀。
每逢瓜尔佳氏生日,乾隆皇帝都会隆重庆祝并赋诗祝贺,对于这两位奶奶辈的双妃,乾隆皇帝是极其尊重孝养,当佟佳氏死后,双妃只剩一妃,乾隆皇帝在悲痛之余,更感到贵太妃瓜尔佳氏健在的可贵,于是在佟佳氏死后不到三个月就晋尊瓜尔佳氏为温惠皇贵太妃,使她达到了妃级的顶级,仅次于皇后的尊位。
瓜尔佳氏在佟佳氏去世后,在宫里又生活了25个春秋,直到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她走完了86年的人生旅途,成为康熙皇帝55位后妃中最后一位离开人世的,谥号为惇怡皇贵妃。

惇怡皇贵妃的方城明楼与坟头。
如今双妃园寝保卫森严
尽管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双妃园寝至今仍然屹立于景陵东南方1公里处,并且被保护单位严密保护起来。2019年4月初,我和友人特到此处探访,却遭到清东陵管理处保安人员的拦截,并表示一概外人不得接近。
我上网查阅,发现原来虽然已经进入21世纪,但这些皇陵仍然面对盗墓贼的威胁,就在2015年10月31日,双妃园寝附近的景陵妃园寝就遭到盗掘,所幸当地公安机关迅速逮捕7名犯罪嫌疑人,追回12件被盗文物。
但我还是不死心,心想:千里迢迢从新加坡到这里,岂能就此轻易放弃考察陵寝呢?于是我和友人偷偷地爬上双妃园寝周围的山丘上走一圈,期间不时还听到陵园内传出的狗吠声,想必是陵园里的“恶犬”敏锐地听到我们的脚步,我们停下脚步往里头望,恰巧见到好几只凶猛的狗也正在盯着我们。
有人说,历史是昨天发生的事情,没有什么值得去关注的,但我却恰恰相反,认为历史是过去式,但遵循历史的规律,我们却能大概看见未来。
历史长河中能够让我们借鉴、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例如通过这些历史人物故事,我们又能看到多少和眼下社会相似的地方?所有的人间冷暖、伦理道德、恩怨情仇,数百年甚至数千年过去了,但相似的故事总是不断在世界各个角落轮番上演着。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高宗实录》《大清皇陵秘史》(徐广源著)、《清代帝后的归宿》(于善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