睹物斯人

生于斯,长于斯

最近白天炎热影响胃口,到了午餐时间就想吃点面食,又恰巧在家附近的看到一家兰州牛肉面馆,于是二话不说就马上进店点餐。兰州牛肉面是中国大陆的一种常见面类主食,据说在清朝嘉庆年间由“食圣”陈维精发明。陈维精是国子监太学生,父辈以开饭馆为主,家族中世代流传着制作卤牛肉、汤面的秘方,所以想必也把陈维精造就成美食家,并让他得到了“怀庆食圣”的雅称号。

根据民间传说,陈维精为人乐善好施,在读书的时候把制作牛肉面的技术传给了家境欠佳的同学马六七,后来马六七又到了兰州开面庄,而且经营得当,岂料从此让兰州牛肉拉面名扬天下。此外,继“食圣”陈维精之后,陈家后人已不再从事餐饮业,世代皆为读书人,不过口耳相传的秘方却不曾流失,陈维精还将做面秘诀作成了一首诗,诗中包含了23种调味料,着实令人惊叹。当然坊间也有谣传,认为兰州牛肉面起源于唐朝,把它的历史再往前推了大约1000年,但可惜目前尚无史料可参考。

另据网上资料,最早的兰州牛肉面馆是成立于清朝的“月阳楼”,而且只开放给社会的“上等人”。只是不知道这个月阳楼在今天北京的哪一个位置,我暗想会不会是在回教徒聚集地牛街附近呢?不懂,也没有任何史料支持,所以我也不敢乱说,但这一点也不影响我的食欲,最多先在心里记下,以后有机会到北京考察时再访查看看吧(以此作为品尝美食的借口!)。

我点了一份干捞牛肉拉面、凉拌腐竹、凉拌牛肉、一颗药材卤蛋和一杯九阳豆浆,后来也发现只要点的面是大份的,就能够无限加面,这对我这个超级资深吃货来说是个好消息呀!等到所有菜品端上桌后,下一步就应该是“检验”成品的时刻了。

1915年,清末著名的回族厨师马保子(原名马耀山)以“一清(汤)、二白(萝卜)、三绿(香菜蒜苗)、四红(辣椒)、五黄(面条需要黄亮)”,统一了兰州牛肉面的标准。 没想到看似普通的兰州牛肉拉面里有那么多的碗里乾坤,拉面师傅拉面虽只需要大约10秒钟,但其背后竟隐藏了几百年的历史。品尝了这家馆子的兰州牛肉面之后,觉得面条很筋道,牛肉口感不柴,酱料还算是拿捏得当,除了凉拌牛肉价格稍微不太友善,其余的大致上都不错,颇值得推荐。

但真正可惜的是,我至今仍未去过甘肃兰州,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到兰州品尝一下地道的兰州牛肉拉面!🍜

23/6/2021

注:本文刊载于2021年7月24日的《联合早报》副刊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d bloggers like this: